尚書大傳卷二

尚書大傳卷二

【周書】

【周傳】

狄人將攻太王,亶父召耆老而問焉曰:狄人何欲,耆老對曰:欲菽粟財貨,太王亶父曰:與之。每與狄人至不止,太王亶父贅其耆老而問之曰:狄人又何欲乎,耆老對曰:又欲土地,太王亶父曰:與之,耆老曰:君不為社稷乎,太王亶父曰:社稷所以為民也,不可以所為民亡民也。耆老對曰:君縱不為社稷,不為宗廟乎,太王亶父曰:宗廟吾私也,不可以私害民,遂策杖而去,過梁山邑於岐山,國人束脩奔而從之者二千乘,一止而成三千之邑。
鄭玄曰:岐山在梁山西南贅為屬。

虞人與芮人質其成於文王,入文王之境,則見其人萌讓為,士大夫入其國則見士大夫讓,為卿二國相謂曰:此其君亦讓以天下而不居也。讓其所爭以為閒田(文選注)。
文王受命一年斷虞芮之訟,二年伐邗(ㄏㄢˊ)(禮記正義引大傳作伐鬼方),三年伐密須,四年伐犬戎,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

文王受命四年伐昆夷,采薇為伐昆夷而作。
鄭玄曰:犬夷昆夷也,詩曰:昆夷喙矣。

【泰誓傳】

(泰誓本非伏生所傳,今并歸於伏生,故史遷及儒林傳云:伏生獨得二十九篇,以教齊魯),
太子發升舟中流(白虎通引尚書曰太子發升於舟),白魚入於王舟王跪取出燎群公咸曰:休哉(今文)。
惟丙午王還(劉歆三統歷引今文泰誓云:丙午逮師),
師乃鼓譟,師乃慆前歌後舞格於上天下地,咸曰:孜孜無怠(大明疏引泰誓)。

鄭玄曰:慆喜也。眾大喜前歌後舞也。鄭司農引書傳曰:前師乃鼓,薣譟亦謂喜也。
司馬在前(大明疏引泰誓周禮序引夏傳)。

王肅曰:司馬太公也。

正稽古,立功立事,可以永年,丕天之大律(律郊祀志引今文)。
鄭玄曰:丕大也,律法也。

王升舟入水,鼓鍾亞,觀臺亞,將舟亞,宗廟亞(周禮注)。

有火自上復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今文泰誓)。

歐陽尚書火流于王屋化為鴉,其聲魄。索隱云:按今文泰誓流為鵰。

【牧誓傳】

唯四月太子發上祭于畢,下至于盟津之上,乃告於司馬、司徒、司空諸節亢,才予無知,以先祖先父之有德之臣左右,小子予受先公戮力賞罰,以定厥功,明于先祖之遺,太子發渡於中流白魚入于舟王,跪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文尚書)。
鄭玄曰:燔魚以祭變禮也。

武王伐紂,戰于牧野,紂之卒輻分紂之車,瓦裂紂之甲,如鱗下賀於武王也(選注引大傳)。

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歸傾宮之女。

武王殺紂,繼公子祿父。
鄭玄曰:繼者以武庚為商後也。

武王伐紂都洛邑未成,陰寒大雪深丈餘,甲子旦不知何,五大夫乘馬車從兩騎止於門外,王使師尚父謝賓幸臨之,尚父使人持一器粥出,進五車兩騎軍使者,具以告尚父曰:五車兩騎,四海之神,與河伯、雨師耳,尚父各以其名進之,五神皆驚相視而嘆。

【洪範五行傳】

武王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無臣禮,故於十二祀來朝武王,因其朝而問洪範。

惟王后元祀帝令大禹步於上帝,維時洪範六沴用咎于下,是用知不畏而神之怒,若六沴作見,若是共禦【一作供御】,帝用不差,神則不怒,五福乃降,用章於下,若六沴作見,若不共禦,六伐既侵六極,其下禹乃共辟厥德,受命休令,爰用五事,建用王極。
鄭玄曰:王謂禹也,帝舜也,步推也。令禹推衍天道五事象五行,則王極象天也。

長事一曰:貌貌之不恭,是謂不肅厥咎狂厥罰恒(一作常),雨厥極惡時,則有服妖(白虎通引大傳作服乘),龜孽雞禍下體生於上之痾,青眚青祥唯金沴木次二事曰言,言之不從,是謂不乂,厥咎僣厥罰恒暘,厥極憂時,則有詩妖介蟲之孽,犬禍口舌之痾,白眚白祥維木沴金次三事曰視視之不明,是謂不悊,厥咎荼厥罰恒燠厥極疾時,則有草妖,果蟲之孽,羊禍目痾,赤眚赤祥惟水沴火次四事曰聽聽之不聰,是謂不謀厥咎急厥罰恒寒厥極貧時,則有鼓妖魚孽豕禍耳,痾黑眚黑祥,惟火沴水次五事

曰思心,思心之不容(一作睿),是謂不聖厥咎霿(一作雺),厥罰恒風厥極凶短折時,則有脂液之妖華孽,牛禍心腹之痾,祥金木水火沴土王之不極,是謂不建厥咎,眊厥罰恒陰厥極弱時,則有射妖龍蛇之孽,馬禍下人代(一作伐),上之痾,日月亂行,星辰逆行。

鄭玄曰:肅敬也,君貌不恭則是不能敬其事也。君臣不敬則倨慢如狂貌曰木,木主春,春氣生生,氣失則踰其節,故常雨也。服貌之飾也,龜蟲之生于水,而游於春者屬木,雞畜之有冠翼者也,屬貌痾病也,貌氣失之病也,青木色也,眚生於此祥自外來也。沴殄也,乂治也,君言不從,則是不能治其事也,君臣不治,則僣差矣。

金主秋,秋氣殺殺,氣失故常暘也。殺氣失,故於人為憂,詩之言志也。蝝螽蜩蟬之類,生於秋、而藏於秋者也。屬金,犬畜之以口吠者屬言,言氣失之病視瞭也,君視不明,則是不能瞭其事也。荼一作舒君臣不瞭,則舒緩矣。

視曰:火火主夏,夏氣長長,氣失故常燠,長氣失,故於人為疾草,視之物可見者,莫眾於草蠶螟蟲之類,蟲之生于火,而藏於秋者也。倮(ㄌㄨㄛˇ)一作蠃羊畜之遠視者也,屬視君聽不聰,則是不能謀其事也,君臣不謀則急矣。

聽曰:水水主冬,冬氣藏藏,氣失故常寒,藏氣失故於人為貧鼓聽之應也。魚蟲之生於水而游於水者也,豕畜之居閑衛而聽者也。屬聽聽(儀禮鄭注引尚書傳羊屬火豕屬水)氣失之痾,未齓(ㄔㄣˋ)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王君也。

不名體而言王者五事,象五行,則王極象天也,天變化為陰、為陽,覆成五行,眊大傳作瞀瞀思心之咎同耳。王極象天,天陰養萬物,陰氣失故常陰天為剛德,剛氣失,故於人為弱愚懦不壯,毅曰:弱射王極之變也。射人將發矢必先於此儀之,發則中於彼矣。君將出政亦先於朝廷度之,出則應于民心,射其象也。龍蟲之生於淵行無形,遊於天者也,屬天蛇龍之類也。天行健馬畜之疾行者也,屬王極夏侯勝說伐,宜為代書亦或作代陰陽之神曰:

精神,性情之神曰:魂魄。君行不由常,侜張無度,則是魂魄傷也,王極氣失之病也,天於不中之人恒耆其毒,增以為病,將以開賢代之也。

春秋所謂奪伯有魄者是也。不名病者,病不著於身體也。亂謂薄食鬥並見,逆謂縮反明經天守舍之類也。

惟五位復辟厥沴曰二月,三月惟貌是司,四月五月維視是司,六月七月維言是司,八月九月維聽是司,十月十一月維思心是司,十二月與正月維王極是司。
凡六沴之作,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則后王受之。
歲之中、月之中、日之中,則正卿受之。
歲之夕、月之夕、日之夕,則庶民受之。
其二辰以次相將其次受之。
鄭玄曰:自正月盡四月謂歲之朝,自五月盡八月為歲之中,自九月盡十二月為歲之夕,上旬為月之朝,中旬為月之中,下旬為月之夕。

平旦至食時為日之朝,隅中至日昳為日之中,晡時至黃昏為日之夕,受之受其凶咎也。二辰謂日月也,假令歲之朝也。
日月中則上公受之,日月夕則下公受之,歲之中也。
日月朝則孤卿受之,日月夕則大夫受之,歲之夕也。
日月朝則上士受之,日月中則下士受之,其餘差以尊卑多少則悉矣。

星辰莫同,是離逢非沴維鮮之功,禦貌於喬,忽以其月從其禮祭之,參乃從禦言於訖,眾以其月從其禮祭之,參乃從禦視於忽似,以其月從其禮祭之,參乃從禦聽於怵攸,以其月從其禮祭之,參乃從禦思心於有尤,以其月從其禮祭之,參乃從禦王極於宗始,以其月從其禮祭之參,乃從六沴之禮,散齋七日,致齋三日,新器潔祀用赤黍三日之朝于中庭,祀四方從東方始,卒於北方,其祀禮曰:格,祀曰:某也。方祀曰:播國率相,行祀曰:若爾神靈洪祀六沴是合無差、無傾、無有不正,若民有不敬事,則會批之,六沴六事之機以懸示我,我民人無敢不敬事,上下王祀。
鄭玄曰:格祀篇名也。今亡沴殄也,凡貌言視聽思心,一事失則逆人之心,人心逆則怨,木金水火土氣為之傷,傷則衝勝來乘殄之。於是民怨神怒,將為禍亂,故五行先見變異以譴告人也。及妖孽禍痾眚祥,皆其氣類暴作非常,為時怪者也,各以物象為之占也。

田獵不宿,飲食不享,出入不節,奪民農時,及有姦謀,則木不曲直,棄法律逐功臣,殺太子以妾為妻,則火不炎上,治宮室飾臺榭,內淫亂犯親戚,侮父兄,則稼穡不成,好攻戰、輕百姓,飾城郭,侵邊境,則金不從革,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
鄭玄曰:不宿、不宿禽也。角主天兵,周禮四時習兵,因以田獵。禮志曰: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群過,此則暴天物為不宿,禽角南有天庫,將軍騎宮享獻也。

禮志曰: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周禮獸人冬獻狼,夏獻麋,春秋獻獸物,此獻禮之大略也。角為天門、房有三道、出入之象也。房心農時之候也,季冬之月,命農計耦耕事是時房心晨中。

春秋傳曰:晨為農祥,后稷之所經緯也,亢為朝廷,房心為明堂,謀事出政之象,君行此五者為逆天東宮之政。

東宮於地為木,木性或曲或直,人所用為器也。無故生不暢茂多折槁,是為木不曲直。東井主法令也,功臣制法律者也。五行火生上天文以參,繼東井四時以秋代夏,殺太子之象也。

軒轅為后妃,屬南宮,其大星女主之位,女御在前妾為妻之象也。君行此四者為逆天南宮之政,於地為火,火性炎上,然行人所用烹飪者也。無故因見作熱燔熾為害,是為火不炎上,五行傳謂土失其性而為災也,參伐為武府,攻戰之象,輕之者不重民命。昴畢間為天街。
甘氏經曰:天街保塞孔塗道衢,保塞城郭之象也。畢主邊兵,君行此四者,為逆天西宮之政。

西宮於地為金,金性從刑而革,人所用為器者也。無故冶之不銷,或入火飛亡,或鑄之裂形,是為金不從革,虛危為宗廟,牽牛主祭祀之牲,月在星紀,周以為正月在玄枵。殷以為正皆不得四時之正,逆天時之象也。君行此四者,為逆天北宮之政也。

北宮于地為水,水性漫潤下,流人所用灌溉者也。無故源流遏川絕澤以涸,是為水不潤下,其他變異皆屬沴也。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前四疇乃王極之體,所以建故配其生數,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後四疇乃王極之用,所以行,故配其成數,天五生土,故配之以王極,一二三四皆由五數而成,六七八九是水火木金,皆賴乎土而成,此王極所以為八疇之要樞也(太平御覽)。

八政何以先食,食者萬物之始,人之所本者也(北堂書抄引大傳)。

周以至動殷以萌夏以芽,天有三統,物有三變,故正色有三,天有三生、三死,故土有三王王特一生死(檀弓公羊疏引書、傳略說太平御覽引尚書大傳)。
鄭玄曰:謂三王之正月也。至動冬日,至物始動也,異時生者恒異時死。

夏以孟春月為正,殷以季冬月為正,周以仲冬月為正。
夏以十三月為正色尚黑,以平旦為朔。
殷以十二月為正色尚白,以雞鳴為朔。
周以十一月為正色尚赤,以夜半為朔。
不以二月後為正者,萬物不齊,莫適所統,故必以三微之月也(白虎通引尚書大傳)。

子曰:心之精神是謂聖(孔子集語引大傳)。

雲者起於山、彌於天,天氣亂故其罰恒陰(選注北堂書抄引尚書五行傳)。

君道虧,則日蝕,人憤怨,則水涌溢,陰氣積,則下代上(郭璞疏引洪範傳),

晦而月見西方謂之脁,朔而月見東方謂之朒,亦謂之側匿,側匿侯王其肅,脁則侯王,其舒月生三日謂之魄(尚書五行傳)。

鄭玄曰:魄亦作脁行疾貌朒行遲貌元首寬則望舒脁,侯王肅則月匿影,蓋君舒緩則臣驕慢,故日行遲而月行疾也。

月行中道,移節應期,德厚受福,重華留之(尚書洪範記)。

明王踐位,則日儷其精,重光以見吉祥(文選注)。

心之大星天王也,其前星太子也,後星庶子也(洪範五行傳)。

辰星者北方水精也(選注)。

北辰謂之曜魄(北堂書抄引尚書大傳)。

祀上帝於南郊,所以報天德(詩疏)。

黃帝將亡,則地裂(尚書說)。

地者成萬物者也(北堂書抄引鴻範五行傳)。

聖人者民之父母也,母能生之,能養之,父能教之,能誨之,聖人曲備之者也。

能生之、能食之、能教之、能誨之也,為之城郭以居之,為之宮室以處之,為之庠序之學以教誨之,為之列地制模畝以飲食之。故書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此之謂也(天中記引大傳)。

乃命五史以書五帝之蠱事,彼為訓者,正以太古之時,無為無事也。今言蠱者是卦之惑亂也時既漸澆(一作繞)。物情惑亂故事業因之而起惑矣。左傳云: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伏曼引尚書大傳)。

夏不數浴,非愛水也,冬不數煬,非愛火也。

魯桓公五年大雩旱也,先是殺君而立有危亡之心,而下有悲慟之氣,外結大國,娶于齊以為夫人,後比二年,天子使大夫來聘,桓公上得天子之意,下得大國之援,則有亢陽之心,以御臣下興邢丘之役,以勞百姓則臣下離心而不從,故應是而秋大旱也。

魯宣公十年秋大旱,是時公與齊伐萊夫伐國亢陽節也,師徒百姓所不欲也,故應而大旱。

旱所謂常陽,不謂常陽,而謂旱者,以旱為災也。旱之為言乾也,萬物傷於乾而不得水也。君持亢陽之節,暴虐于下,興師旅勞民眾,以起城邑,臣下悲怨而心不從,故陽氣盛而失度,旱災應也。

枉矢者、弓矢之象也。枉矢之所觸,天下之所伐滅亡之象也。

七國之兵戰于梁地,故天狗先降梁壘見以其象也。狗者守禦之類也,所降以威守禦也。

蜮如虌三足生於南越,南越婦人多淫,故其地多蜮淫女,惑亂之氣所生(詩疏榖梁疏引洪範五行傳)。

蓍之為言耆也。百年一本生百莖,此草木之壽亦知吉凶者,聖人以問鬼神(周易音義藝文類聚引洪範五行傳)。

季夏可以大赦罪人(尚書大傳)。

歷者;聖人所以揆天行而紀萬國也(北堂書抄引尚書洪範五行傳)。

雷與天地為長子,以其?長萬物與其出入也。

霜者殺伐之表,雨雪者;陰之蓄積甚也。

夫握方諸之鏡,處深澤之下,而上引太清,物類相隨,可不慎耶。

秦昭王三十八年,上郡大飢山木盡死,蜂食民苗,民無所食。

飢而不損茲謂泰,厥災水厥咎亡(谷永傳引洪範)。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