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學-命名法則

命名的法則,早在春秋時代已經相當受到重視,也同時影響中華民族歷代人名之取捨。據春秋左傳記載;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禮舉之:接以大牢,卜士負之,士妻食之,公與文姜、宗婦命之。

註解:九月丁卯日,桓公兒子同出生。按照太子出生的禮儀來慶賀:父親接見兒子時用太牢,由占卜選定的士人背他,由占卜選定的士人妻子給他餵奶,桓公和文姜同宗婦人給他取名。

公問名於申繻(ㄒㄩ)。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生名)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命之曰同。」

註解:桓公向申繻詢問有關取名之事。申繻回答說:取名有五種方法: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信』即用出生的情況來取名就是信,如唐叔虞、魯公子友,據傳說,唐叔虞生時,手裏有紋似虞字,因命名曰虞。

『義』即用祥瑞的字眼來取名就是義,如文王名昌,武王名發。疏云:太王見季歷生昌,有聖瑞,乃言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則是太王見有瑞,度其當興,故名之曰昌,欲令昌盛周也。又云:太王度德命文王曰昌,文王見武王之生,以為必發兵誅暴,故名之曰發。

『象』即用與其身體特徵相類似的字眼來取名就是象,如孔子,首象尼丘。疏云:叔梁紇(ㄏㄜˊ)與顏氏禱於尼丘,得孔子,孔子生而汙頂,故名曰丘,字仲尼,是其象尼丘也。

『假』即用事物的名稱來取名就是假,如伯魚(孔子的兒子)生,有人饋之魚,因名之曰鯉。

『類』即用和父親有關係的字眼來取名就是類。

但是取名不可用國名,不可用官名,不可以用山川之名,不可以用疾病之名,不可以用牲畜之名,不可以用器物禮品之名。

周人用避諱的方式來侍奉神靈,名字,在人死以後就須避諱。因此用國名命名就會廢除國名。用官名命名就會廢除官名。用山川命名就會改變山川名稱。用牲畜命名就會廢除祭祀。用器物禮品命名就會廢除禮儀。

晉國為了僖侯的名字叫司徒而廢除司徒。宋國為了武公的名字叫司空而廢除司空。我國為了先君獻公、武公的名字分別叫具、敖而廢除具山、敖山之名。所以重大的事物不可以拿來命名。桓公說:孩子的出生,和我同一個日子,就給他取名叫做『同』吧。

從歷史的觀點,當時的命名方式雖然有許多地方不合邏輯,但是這段記錄在歷史文獻中的言論對後世的貴族命名影響很大。

『殷商時代』帝王以天干命名,臣屬以地支命名,至於命名的來源,歷史學家各有說詞,但一般皆認為以取生日干支為名者可信度最高。

『周秦時代命名之法則』:周朝、秦朝命名法則,仍然沿襲殷商時代用干支,再配合陰陽剛柔,五行生剋。案干支亦作幹枝,比喻樹木有幹有枝也。根據現今考古資料顯示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全部都是以干支記日,因此我們更確信天干地支早期是用來記日,而非先用來記年或記月或記時。干支記年、記月係從漢光武帝建武以後的事。至於記時部份目前本人還未找到確切考古資料顯示從那個朝代開始,坊間有文件認為記時亦從漢光武帝開始,本人則持保留的態度。從歷史文獻或王公侯爵名字當中我們可以約略知道在周秦時代命名受陰陽五行學說及天干地支的影響很大。

例如;單以天干為名者: 【秦白丙、字乙】。丙天干五行屬火、剛日。乙天干五行屬木、柔日也。名丙字乙、取五行木來生火、且下生上為順、又符合剛柔相濟。 【鄭石癸、字甲父】。癸天干五行屬水、柔日,甲天干五行屬木、剛日也。名癸字甲、取水來生木、亦符合剛柔相濟。 【楚公子壬夫、字子辛】。壬天干五行屬水、剛日。辛天干五行屬金、柔日也。名壬字辛、取金來生水、亦為剛柔相濟。 【衛夏戊、字丁】。戊天干五行屬土、剛日,丁天干五行屬火、柔日也。名戊字丁、取火來生土、亦為剛柔相濟。

以天干地支相配者:【楚公子午、字子庚】,【鄭印癸、字子柳(酉)】,【魯顏辛、字子柳(酉)】,【魯泄柳(酉)、字子庚】。此名字之取法應該是根據出生日的天干地支而來,但其中魯泄柳(酉)、字子庚部份,天干地支無法組合則留給歷史學家討論。

春秋戰國時期另一項特色是在姓名中間加助字。 如:「思」、「願」、「薄」、「之」、「式」、「斯」、「不」、「施」、「設」等字。 例如:【魯公山不狃(ㄋ一ㄡˇ)】,【宓不齊】,【楚任不齊】,【晋韓不信】,【齊陳不占】,【韓申不害】,【魏公承不仁】,【秦呂不韋】,【楚蕭不疑】。 孟子公孫丑上篇云:孟施舍之所養勇也。註解:孟、姓;舍名,施、發音也。施舍,自言其名,則但曰舍。施、設為雙聲字,之與施、設同屬舌音,所以常在名字裡加「之」、「施」、「設」字。

『漢朝的命名法則』:漢朝因年代緊接周朝,承受了周朝的習俗,所以稱伯、稱仲、稱子、稱父,並加上排行及尊老字而形成另一時代命名的特殊風格及發展。 例如:【路溫舒、字長君】、【賈護、字季君】、【張宗、字諸君】、【蔡千秋、字少君】、【陳遵、字孟公】、【夏侯勝、字長公】、【桓寬、字次公】、【張禹、字長子】、【杜友、字季子】、【承宮、字少子】、【司馬相如、字長卿】、【王章、字仲卿】、【嚴延年、字次卿】。【杜詩、字君公】、【蘇武、字子卿】、【尹更始、字翁君】、【楊榮、字子孫】、【張安世、字子孺】、【趙充國、字翁孫】、【祭遵、字弟孫】、【祭彤、字次孫】、【云敞、字幼孺】、【范式、字巨卿】、【宣秉、字巨公】、【丁鴻;字孝公】、【楊儀、字威公】、【喻猛、字驕孫】、【劉珍、字秋孫】等。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